報導╱鄧瑾又 攝影╱高大鈞
文章來源/2010年 08月12日 蘋果日報http://tw.nextmedia.com/subapple/article/art_id/32730286/IssueID/20100812
新北市從7月份開始垃圾費不再附加於水費內,而是隨袋徵收,最主要還是希望能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。力行於環保、省錢的楊賢英老師表示,家中的垃圾種類大多相同,除了紙類與塑膠類兩大分類法則外,購買、使用以及丟棄時,順手做些小動作,就能讓家中的垃圾減量,不僅省垃圾袋費,也能為環保出一份力!
減少垃圾
熟記可回收品項
楊賢英表示,要做到垃圾減量一定要先清楚回收物品的品項,所以楊賢英向里長要了1張分類內容表貼在廚房冰箱上,如泡麵碗、竹筷都是回收物品,若能清楚了解,處理垃圾時就能正確分類減少垃圾量。也可上環保署網站查詢(www.epa.gov.tw/)。
選購可回收包裝
垃圾減量應從源頭做起,不製造多餘垃圾,因此平時採購時可注意包裝標示,盡量選購有標示可回收的商品。
保鮮盒取代塑膠袋
楊賢英前往傳統市場買菜時,會自備保鮮盒取代塑膠袋裝生鮮。因為使用塑膠袋裝生鮮,食物的腥味會使塑膠袋無法回收,但也不能留著再使用,一定得當垃圾丟棄。
廢物利用
背心當椅墊
直接將整件舊背心鋪在椅子上,用舊絲襪套住固定,就成為漂亮的新椅墊。
禮盒當文件夾
將方形禮盒由中間斜邊切開,直立擺放就可成為2個文件盒,不僅可以減少垃圾量,也多了免費的收納文件盒。
瓶罐割開做收納
大瓶罐的塑膠瓶罐由中間切開後,從背面打2個小洞,就可以掛在廚房當作收納鍋蓋的工具。
處理撇步
蘇打水洗塑膠袋
部分垃圾只要洗乾淨就能回收,但像油膩髒污的塑膠袋因無法直接用水洗乾淨,只能當成垃圾,此時楊賢英會將小蘇打粉與水以1:10調勻,噴在髒塑膠袋內搓揉後用水洗淨,吊掛起來乾燥後就能回收。
湯匙刮食物殘渣
免洗餐具、生鮮托盤、便當盒及泡麵碗去除殘渣後及擦淨後,也可送到各連鎖超商、超市、量販店等回收點或交由清潔隊回收。有人會用面紙擦拭便當盒的殘渣,但這樣面紙就又會變成垃圾,建議用湯匙刮除殘渣,再用清水沖洗即可。
鐵鋁罐踩扁回收
常見的鋁、鐵罐都可回收,回收前要盡量壓扁,減少體積再回收。建議可將罐子直立放在地上,由上到下踩扁,避免橫放踩扁,這樣只有中間踩扁,體積較大。
紙箱紙類統一收
紙箱、紙盒直接收集會佔空間,應將盒子打開壓扁,累積數個後再和紙類統一裝在一起回收。
大裝小再綁好
楊賢英平時會準備1個小袋子專門裝吃完的餅乾袋,收集多個餅乾袋後,將小餅乾袋裝入大餅乾袋內,用橡皮筋綑綁,丟棄時能夠省下更多空間。
泡棉不算一般垃圾
泡棉體積大,可用橡皮筋用力綑綁數圈來減少體積。它不算一般垃圾,丟垃圾時可統一收集,另交給垃圾處理員。
保麗龍要剪開
購買電器都有保麗龍,楊賢英會將它們剪成1小片,再裝入袋子中統一收集。
專家說
廚餘是指養豬類廚餘,所以丟入廚餘桶的必須是能吃的剩菜飯。而蔬果皮、蛋殼、蝦殼類因不能食用,不能丟入廚餘桶回收。像較大型的鳳梨皮、榴槤皮或西瓜皮可以用刀子切小片、切碎再丟入一般垃圾,或詢問當地里長是否有另外收集非養豬類廚餘。
同場加映 茶包拆解處理
用過的茶包許多人會直接丟棄,但其實可將茶葉渣倒出來當作廚餘丟廚餘桶、茶包上方的小紙片可當成紙類回收。而裝茶葉渣的小紙袋,因為已經濕透且破碎,可以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。
資料來源: 蘋果日報2010年8月報導